前几天,我一个朋友跟我诉苦说,天天上班压力好大,早知道还不如回来家考个公务员算了,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,毕业了在外面飘荡几年,打拼几年,就会开始想念稳定的日子了,老一辈为啥总让我们考老师,当公务员,其实就是害怕我们在外面吃太多苦头,盼望着我们能够平平稳稳的过完这一生,有个稳定的生活。
但是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考得上编制,铁饭碗的,上个礼拜,我在一家商店听见前面两个女孩这样一段对话,“考公务员真的那么难吗?我有个室友考了两年都没考上”“你这才两年,我表姐考老师都考了六年了”。
考老师,考公务员,真的那么难吗?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:
报名条件
1、公务员的报名条件
先看一下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的原文节选:
(一)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;
(二)18周岁以上、35周岁以下,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(非在职)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;
(三)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;
(四)具有良好的品行;
(五)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;
(六)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;
(七)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;
(八)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。
2.考教师编的条件
1、教师资格证
不管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,没有教师资格证就没有办法参加招聘考试,这相当于是一个门槛,有了这个证书,你才有当老师的资格,对于今年应届生来说,可以采取先上岗,后拿证的政策,但是这个拿证必须要在试用期内拿到,否则学校将有权解除劳动合同,所以,这个证书是必须考的哟~
2、年龄要求
为了防止教师编队伍过快老龄化,教师编考试对报考人员的年龄有一定的要求。大部分地区招聘教师,年龄要求30岁以下,还有一些省份是要求在35岁以下。只要少部分40岁以下可以报考。
3、学历要求
其实教师招聘对于学历的要求还算不上太过于严格,有些农村偏远地区,小学岗位会要求专科学历就行,但是大部分会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,这个还是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具体公告来看,所以说,如果现在因为学历问题参加不了教师考编的话,那就先想办法去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吧。
4、专业要求
大学所学的专业,与报考岗位的专业需要相近或者相同。一般专业相同的情况下考上教师编的几率最大。这点比公务员的报名要求要宽松一点,公务员在这点上还是比较严格的,必须完全符合职位表上的专业要求才能报名。
5、是否一定要师范类毕业生?
不一定。毕竟每个地方的教师招聘条件要求不同,有的要求全日制师范类专业本科学历,有的不要求。有的自考学历非师范专业也可以报考。具体还是要看当地招考政策。
考试难度
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,说考了好几次都考不上,那么考试难度真的有那么大吗?首先公务员的考试内容:
1、公务员考试内容
公务员的笔试主要考,公共科目包括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两科。
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。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历史、文化、地理、环境、自然、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。
2、教师编考试内容
一般就是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试卷,笔试结束后,按成绩排名,取参加面试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比列3:1进入面试。
面试一般为教学能力测试即微型课试讲或说课,与答辩相结合。
发展前景
教师从入职一直到退休之前,可能教授的一直是一门科目,身份也一直是一名普通教师。很多老师可能入职之后,想要评职称,但拼搏了几十年后顺利评上职称。评职称给自己带来的仅仅是增加了的名气和上涨的收入,但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影响。
公务员在工作几年后,能力比较强的人很快就会面临升职的机会。如今我国严厉打击贪污腐败,想要凭借背景和后台进入公务员体系和升职是不可能的。只要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表现出色,工作年限到达一定程度后自然有机会升职。升职之后,我们手中的权力会更大,收入和社会地位也会随之增长。这个时候我们便成了一位领导,而不是员工。
薪资待遇
由于教师编制跟公务员编制薪资发放的部门不同,也导致了两类人员的薪资水平,会有所差异。教师所属于的事业编制,其工资一般是由国家事业编制部门进行发放,很多时候,奖金绩效的部分都是由事业单位自支自取。
而公务员单位则不同,其工资由财政部门全部提供,而且相比于事业单位,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失业保险,所以在薪资构成方面,二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。
老师or公务员该如何选择
不少人都纠结,老师和公务员到底应该怎么去选择,首先他们都是公认的铁饭碗,比较稳定的好工作,但由于其工作性质不同,所以他们面临的群体也自然是不同的,教师所直接接触的人群,大多数是未成年孩子,比较单纯,而公务员遇到的人群更为复杂,人际关系要处理好。
其实这个还是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的,尤其是当老师,不仅仅是为了那一个铁饭碗,你还要真心热爱这份职业,不然长期待下去肯定是力不从心,而且特别心累,同样公务员也不是朝九晚五,天天喝喝茶,看看手机就完事了,没有长辈说的那么清闲,所以具体还是要看个人情况,每一分职业都有自己的好和坏,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