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顿网校同年拿下初级职称与中级职称的学员里,林夕称得上最“幸运”的一个:四月才开始备考,半年拿下两张证书,还在一年后实现了月薪翻倍。
就在一年前,她还每天挤一小时地铁,来回于距公司13公里的隔板间。如今,她大手笔在公司附近租了间一居室,每天吃完早餐、浏览完新闻再步行去上班。
若把镜头拉近,我们也能看到:一年前,她每天踩着7点25分的那班地铁,只为在早高峰唯一不那么挤的一趟里,有个举手机看网课的地儿;如今,她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,依旧坚持着资产评估师的学习。
而说起这一年来的“幸运”,林夕却道:幸运不是偶然的,是过程中毫不起眼的一个个当下累积起来的,是那些险要放弃,却最终坚持下来的时刻换来的。
我们也邀请林夕讲述了她的考证与加薪故事,希望能给每个中级考生以指引,以激励。
01 以日为岁,两个月过初级
去年春节后的求职季,入职三年半的我鼓起勇气想离开国企:毕业时薪资还算可以,三年内却只涨了一千块;日复一日做了三年核算工作后,也渐渐对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环境生出了厌烦。
暗戳戳地投了十几封简历,收到面试通知的却寥寥。请假参加面试后,更是发现:招聘条件里“中级会计师甚至初级会计师优先”是真实而严格的。忍不住对自己三年来的工作产生了怀疑:除了增加了工作经验的年数,掌握了国企财务软件的使用,似乎,几无所获。
就这样,原本被我放弃的初级职称,就在我万念俱灰的情况下被提上了日程。
复习伊始我便给自己立下了规定:工作日保证连续两小时的实务复习,经济法可弹性、可碎片;周末上午实务、下午经济法,晚上弹性安排。
最开始也最难捱。一看就困、看一小节就走神,以及看完仍迷糊、转眼就忘光都让我想放弃。尤其到实务第二章时,一个晚上都搞不定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时(职称君注:2018版教材已删除),一边看书一边眼泪就留了下来。
时间和难度的双重压力下,我压缩了个人时间:地铁上、午休间隙的时间都利用起来看网课了。一边我也调整了作息:早起半个小时,楼下跑一圈,冲个澡再上班,工作效率明显上升;甚至把晚上休息时间延后了半小时,也不觉疲惫。
保持一周看完两科各两章的速度,四月中旬我才开始了二轮复习。两周把教材习题刷了一遍、考纲考点背了一遍,最后两周我都在刷真题,第一天全真模拟、第二天纠错复习,到考试前,我把五年真题扎扎实实刷了两遍。
出考场时我知道稳了,最后成绩更是惊喜到了我:两科都是80+。
02 以终为始,四个月过中级
考完初级的那个周末大睡了一场,接下来的新一周,我就继续开始了中级的备考。
必须得感谢前两个月养成的学习习惯,以及打下的理论基础,所以中级的开头算不上难捱,但,也绝不简单:看目录觉得实务和经济法应该大差不差,啃教材才发现广度和难度实在天差地别。
不足四个月的备考时间,以及陡然上升的备考难度,催促着我转变策略。我放弃了三科并进,先从基础最好的《中级会计实务》开始,再学习剩下两科。
有别于备考初级时按部就班的看视频、学教材,这一次我抓住了考试大纲,直接根据考纲上对于不同考点的基本要求,以应试为目的进行学习。